国内企业发力,提高国产晶振市场竞争优势
发布日期:2021-10-26
点击次数:520
不可否认,国内晶振行业起步晚,即使布局产业的企业数不断增加,但相较国外的优秀企业仍不具竞争优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的晶振市场,主要由日、欧美等国家和台湾省的企业占领主导地位,大多市场份额自然也由其瓜分;而国内大陆的本土企业研发能力、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更多的是关注中低端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日、欧美的晶振相关厂商虽然先发优势明显,但现存弊端同样凸显。
2017年以来,全球晶振市场规模出现萎缩,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产业格局持续被改写,日、欧美国家的部分厂商由于整体竞争力处于劣势,出现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的也不在少数。当下,欧美已有相关厂商开始退出行业或面临被合并的挑战;日本一些具有历史和规模优势的厂商也主动寻求合并或撤出部分市场。同时,国外疫情暂未得到有效控制,海外的晶振工厂时不时因防疫需要而暂时停产,进一步加剧了国外严峻的晶振市场。反观国内市场,疫情拉动了红外测温仪、心电仪、血糖仪等防控设备对晶振的需求,居家办公、线上学习的模式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也对晶振的需求激增。国外进口的高端晶振产品缺货明显,在可替代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优势凸显,不少需求方开始寻求国产替代的方案。
除疫情拉动外,5G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位于全球5G的领先梯队也使国内晶振产业受益。二氧化硅晶振是5G技术核心的零部件之一,对维持5G的稳定性、可靠性有关键的作用。而为“配得上”5G,各智能产品需搭载更高精度、更小型化的贴片晶振,由此,在上下游的推动下更高精度、更小型化、更低功耗就成为了晶振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至此,由日、欧美厂商主导的晶振产业格局逐渐被打破,国内企业的发展黄金窗口期也被打开。基于此,国内晶振厂商纷纷扩产,并向高精度、低功耗、高频化、小型化的高端产品加速突围。
综合来看,国内本土晶振企业数仍逐年增长,中高端产品品类也不断丰富,但大多国内企业归属为实力较弱的微小型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仍在较大差距。未来还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才能最终推动国产产品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并实现国产替代。
一直以来,晶振行业都是我国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国家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基于利好的市场环境,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不断突围下,国内晶振产业的发展将迎来美好明天。